(张宇轩)眼下正值水域生态保护关键期,一江碧水、万尾游鱼是城市生态的“活名片”。为守住生态底线,哈尔滨市公安局聚焦非法捕捞,打出“宣传敲警钟、执法亮利剑、全民共守护”组合拳,全力筑牢水域生态安全防线,让每一条流域都能保持生机与活力。
宣传“接地气” 把“禁渔课”讲到群众心坎里
“老板,进货可得盯紧来源,要是收了非法捕捞的鱼,店铺受罚不说,口碑也得砸!”“大爷,您看这个动画,禁渔期用电网捞鱼,不仅要罚款,还可能坐牢!”近期,道里分局的民警带着“干货”,把“禁渔课堂”搬到了群众最常去的地方。
民警结合真实案例唠政策:“有不法分子以为禁渔期用隐蔽手段捞鱼能躲过去,结果不仅被抓,还得交罚款、承担生态修复费用,连生意都彻底黄了。”听着这些身边事,一位鱼馆老板恍然大悟:“以前没觉得这事儿多严重,现在明白了,食材来源必须严把控,绝不能碰法律红线!”
执法“不手软” 斩断非法捕捞“黑手”
宣传到位,执法更要硬核。哈尔滨市公安局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组织民警在重点流域开展常态化巡逻,对非法捕捞行为露头就打。
近日,双城分局民警在巡查时发现,有人在禁渔期用 “地笼”“小口渔网” 这些禁用渔具偷偷捞鱼,网里不仅有成鱼,还有不少没长大的幼鱼。民警当场查获渔具和渔获物,涉案人员也被依法处理。还有人铤而走险用电鱼的方式捕捞,这种赶尽杀绝的手段严重破坏水域生态,涉案人员不仅被追究刑事责任,还得赔偿生态修复费用,一时贪念,换来的是沉重代价。
全民“当哨兵” 共建水域生态“防护网”
“打击非法捕捞,从来不是公安一家的事,需要大家一起发力。”松北分局号召群众化身“生态监督员”,一旦发现非法捕捞线索,随时向公安机关或渔业部门举报。
如今,越来越多的群众主动加入守护队伍:有市民看到可疑船只,第一时间拍照上报;有渔民发现有人用禁用渔具,及时联系民警;还有社区居民自发组成“护江小队”,定期在江边巡查。从“民警管”到“大家护”,全民参与的氛围越来越浓,为水域生态筑起了一道坚实的“群众防线”,用实际行动守护着江河的生机。通过警民携手绘就“水清、鱼欢、岸绿”的和谐画卷,让哈尔滨的每一条江河,都成为人与自然共生的幸福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