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牵挂,3400公里奔赴!民警破解跨越半生的“团圆密码”

10月3日,贵州老人杨某华将一面印有“寻亲解困 恩重如山”字样的锦旗送给哈尔滨市通河县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队副大队长王宏波,对其帮助找到失散35年的亲人表达着诚挚的感谢。

寻亲的开始要从8月9日贵州榕江“村超”全国赛总决赛说起。当天赛场人潮涌动,一位满头银发的六旬女士挤到肇源县展位前问道:“你们是肇源老乡吗?我想请你们帮我找亲人!”这位女士名叫杨某华,1960年出生,其父母均是黑龙江省肇源县人,父亲是解放初期从肇源县南下至贵州的干部,在她出生后不久,她父亲就去世了,上个世纪70年代,她的母亲曾经带着自己的哥哥姐姐回东北探亲,那时候她的姥姥还健在。后来随着岁月更迭,她们与东北的亲人失去了联系,可她和姐姐心中始终牵挂着东北的亲属,多年来一直在尝试寻亲,希望有朝一日能和亲人团聚。

大庆市媒体高度关注下,获悉了杨某华亲人杨某栋曾在哈尔滨市通河县航运局工作,于是便通过查询获得了通河县公安的服务电话接到求助后,王宏波非常重视,但由于年代久远,没有找到杨栋老人的任何信息于是王宏波便在下班后走访了自己认识的几名原通河县航运局老职工,终于从一位老人口中证实:原通河县航运局确有杨栋这个人,但退休后于1985年左右就搬离了通河,去向不明线索至此中断。

王宏波没有放弃,而是发动同事和朋友扩大查找范围。经过300多人的比对和到原居住地附近居民核对,终于发现了符合杨栋老人子女信息,但因年岁较大都已搬迁通河在外地生活,几经辗转王宏波获得了杨栋孙子的电话,并通过他联系到了在哈尔滨居住的杨栋儿子杨某军。经过询问沟通,确认了杨栋的儿子杨某军就是杨华要找的亲人之一。

通过杨某军提供的户籍信息,王宏波又帮助杨华找到了大庆、肇州父亲、母亲家族这边所有的亲人。六十岁的杨华和她的姐妹们,历经五十载的努力寻亲,终于迎来了美好的结果。

从警徽闪耀的承诺,到万家团圆的守望,通河公安用专业与温情,在岁月长河中架起血脉相连的桥梁,让失散的亲情重归温暖港湾,用责任与担当,让这份特殊的 “团圆” 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期盼,而是触手可及的温暖,绽放出最动人的光彩。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