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农忙时节,农村地区交通流量激增,农用车辆出行频繁,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随之升高。为切实保障群众出行安全,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哈尔滨市公安局立足辖区实际,聚焦群众出行安全需求,从源头治理、路面管控、宣传教育等多个维度发力,打出一套交通安全守护“组合拳”,全方位筑牢城乡道路交通安全防线,为群众平安出行保驾护航。
源头治理除隐患 把好安全第一关
隐患不除,安全难安。哈尔滨市公安局将源头治理作为交通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组织警力深入辖区国、省、县乡道路,对事故多发路段、交叉路口、坡道、急弯路等风险点位开展“拉网式”排查,逐一登记造册,并制定针对性整改方案。对于短期内难以彻底整改的隐患,第一时间增设交通警示标志、加装防撞防护设施,同时加密路段巡逻频次,用 硬性措施 守住安全底线。
针对秋收季农用车辆使用频繁的特点,尚志市公安局民警联合农机部门对辖区农用车辆开展“底数清、状态明”专项排查,一方面督促已达报废标准的车辆所有人及时办理注销登记,坚决杜绝“僵尸车”上路;另一方面指导未按规定参加检验的车辆车主定期开展保养检修,确保农用车辆技术状况始终处于良好状态。此外,民警还深入客运企业、货运公司、校车服务单位等,严格核查车辆安全技术状况、驾驶人资质及保险情况,仔细检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动态监控系统运行等情况,督促企业绷紧安全弦,从源头上堵塞漏洞、消除风险。
路面管控筑屏障 织密交通防护网
看得见警察,摸得着安全。宾县公安局精准把握秋收时节道路交通规律,将警力向县乡道路、农村支线道路等重点区域延伸,重点加强一早一晚收工出工、周末等关键时段的警力部署,通过动态巡查与流动执法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高路面见警率和管事率,让群众在出行途中随时能看到警车、见到警察、感到安全。
执勤警力紧盯大型厢式拖拉机、低速载货汽车、轻型普通货车、面包车等重点车辆,依法严厉查处无牌无证、“三超一疲劳”、非法改装拼装及驾乘人员未佩戴安全头盔等高发交通违法行为,持续深化“亮尾”行动与“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对交通违法行为保持零容忍的高压态势。同时,在重点路段、时段设立临时检查点,对过往车辆逐一排查,及时纠正交通违法行为,消除动态安全隐患,全力维护良好的道路通行秩序。
宣传教育入人心 筑牢安全思想线
安全意识,是最好的护身符。五常市公安局将提升群众交通安全意识是预防交通事故的治本之策。为此,警方依托交通安全“七进”宣传活动与“美丽乡村行”巡回宣传活动,组织民警深入田间地头、乡村集市、社区广场、校园操场等地,用群众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开展交通安全宣传。
在农村,民警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摆放警示展板、剖析本地典型事故案例等方式,向农户讲解秋收出行安全知识,重点提醒农用车辆不要违法载人、驾乘车辆要系好安全带;在校园,通过趣味互动游戏、交通安全情景剧等形式,向中小学生普及交通信号灯识别、安全过马路等知识;在社区,针对老年群体重点讲解安全步行、骑乘非机动车的注意事项。同时,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借助官方平台广泛普及交通安全知识、解读交通违法危害、曝光典型交通违法案例,用身边事警示身边人,持续扩大宣传覆盖面,让“文明出行、安全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